
9月2日,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白营镇西木佛村的高标准农田内一片生机,一排排玉米叶青茎壮,翠绿的植株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谷,间作的大豆也郁郁葱葱,农技师张太平正带着种植户穿梭在绿色的田垄间查看作物长势。
“除了浇水、施肥、打药,怎么套、套几行、隔多远这都直接影响到收成,今年咱采用的这个叫‘4+4’套种模式,比上去年的‘3+2’模式,能进一步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就像这样,每种4行玉米,改种4行大豆,玉米之间行距40厘米左右、玉米和豆子之间行距50厘米左右......”张太平正在给农户们做示范讲解,“种植结构优化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丰产高产也就不在话下。”
“我今年一共套种了248亩,现在玉米到了灌浆期,大豆也开始结荚,看目前这个长势,预计能亩产大豆300多斤、玉米1200到1300斤,一亩地毛利润至少2100元,净收入也能达到500元以上。而且两种作物前后成熟、收割能错一周,不用担心增加雇工成本!”西木佛村种粮大户宋尚新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野满怀期待。
管田有“心意”,种地有“新意”。据了解,为实现“技术兴农 共同致富”目标,近年来,白营镇立足“环境相似性、作物同期性、操作简易性、收益高效性”,积极探索出“一喷多促”、无人机植保、大豆玉米复合种、葡萄家禽种养结合等农业技术、生产种植新模式。同时,该镇农业办积极行动,自2024年初至今,举办科学灌溉、合理施肥、农机配套、病虫草害防治等知识培训12场,派出农技骨干开展田间跟踪服务28次,并采取“农业专家传授+种粮大户示范”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进行复合种植共计约1000亩,为实现稳粮增产、助农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找准天时地利,把准农田命脉。“下一步,白营镇将深入探索‘机艺搭配、间作套种’的多元种植模式,打造‘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农业发展格局,真正实现作物共同‘繁荣’、农民共同‘富裕’。”白营镇党委书记姬科坚定地说。
近年来,汤阴县坚持夯实粮食生产根基,落实做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实地指导、系统培训,把推进经济作物合理有效复合种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村民增收的关键一招,真正用活“时间差”,念好“致富经”。 (通讯员:史文珮)
下一篇 “同心互联”助力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