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江河满,麦渐熟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整理

小满节气位于巳月之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节气时,随着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中水量丰盈,否则便意味着赶上了干旱少雨的年份。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小满节气是一个寄予希望、寓意丰收、表达收获喜悦的节气。

小满三候

小满节气的三个物候现象表现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第三候原为小暑至,后来《金史志》改为麦秋至。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如《月令》中说:“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小满习俗

祭车神。历史上有一个习俗叫祭三车,分别是水车、牛车和丝车。传说水车“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旧俗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祭蚕神。小满节相传为蚕神诞辰,所以在这一天,我国以养蚕称著的江浙一带也很热闹。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种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家蚕全身是宝,是乡民的家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感激之情。

食苦菜。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

小满养生

“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小满时节由于雨量增加,空气潮湿,体内容易生湿,因此,特别要提防湿热困脾。有句话叫“暑多挟湿”,是说暑热之气最易与湿邪一起侵犯人体。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好,就能去除多余的湿气,所以小满时节可以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同时,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物,还应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可在清晨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并注意防暑降温;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江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福建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今晚报讯(记者刘波)昨天是立秋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秋季养生,凡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精神情志,皆以“收”和“养”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市[全文]
    2024-08-09 02:00
  • 楼内着火如何逃生?有人落水该怎么办?暑期到来,儿童意外事故进入高发时段,一些社区相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堂互动中学习安全知识,在基地体验中提升自救技能。除了孩子以外,不少家长也获益匪浅,认识到树立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全文]
    2024-07-18 02:18
  • 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主任赵纯表示,在他的印象中,以前骨科病人多因骑车、出车祸、玩滑板等受伤,近年来走路看手机、刷视频受伤的人越来越多。看手机踩空,导致足踝扭伤、骨折、韧带损伤的人最多,其次是手腕、手肘、肩部受伤。赵纯提醒:遇到崴伤,一定要第[全文]
    2024-06-20 02:01
  •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在介绍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到,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来自[全文]
    2024-03-08 02:23
  • 26日上午,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作闭幕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出席并讲话。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修正案)〉[全文]
    2023-11-01 02:24
  • 爸爸回应威廉疑遭受校园霸凌爸爸回应威廉疑遭受校园霸凌3月6日,一段威廉本特利在节目中谈及校园生活的片段引发热议,视频中威廉本特利说自己在学校不和女生玩是因为害怕被取笑,有不少网友怀疑威廉在校期间可能遭遇了校园霸凌。稍晚时刻,有博主尝试和威廉[全文]
    2023-03-10 02:05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福建法制网 fj.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