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

拜登深夜溜出华盛顿……

18日深夜,一个大人物偷偷溜出了华盛顿,开始了一次对于他来说非常艰苦的旅程。

20日一早,寒冷的基辅就流传着一个令当地人振奋的消息——“某位大人物将要来啦”。既然要来,就不会空着手。

这一消息不是无中生有,而且已经出现了一些迹象:基辅市中心的道路被禁止通行,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取消了当天早上本应前往布鲁塞尔的行程。

基辅人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最近一年到过这里的西方国家元首比过去几十年到过的都多,如果说还有哪位大人物能制造大新闻,自然是“西方最高级别官员”啦。

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街头行走的照片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英国《卫报》描述称,在大量安保人员的严密保护下,拜登在泽连斯基的陪同下在基辅市中心附近散步,这证实了上午的传闻。

为了显示战时的氛围,法新社报道称,当拜登和泽连斯基一起走出基辅的一座教堂时,空袭警报响起。


拜登和泽连斯基

法新社的说法其实是为了渲染气氛。路透社称,当空袭警报响起时,并没有俄罗斯导弹或无人机来袭。《纽约时报》称,基辅几乎每天都会响起空袭警报,但警报器的刺耳声还是加剧了紧张气氛。但从照片上来,人们并没有恐慌,包括拜登和泽连斯基。

美联社则称,此次访问让拜登有机会亲身了解乌克兰遭受的破坏。拜登还短暂体会了乌克兰人近一年来所感受到的恐惧。就在拜登和泽连斯基一同走出他们一起参观的一座大教堂时,空袭警报在首都上空拉响。他们神情肃穆,站在一堵纪念2014年以来丧生的乌克兰士兵的墙壁前。

白宫官方网站随后发表拜登的声明,确认了他当天前往基辅,并与泽连斯基会面之事。

“在全世界准备纪念俄罗斯‘野蛮入侵’乌克兰一周年之际,我今天在基辅会见了泽连斯基总统,重申了我们对乌克兰民主、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不移的承诺。”拜登在声明中称,他将宣布再次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火箭弹、反坦克系统和雷达等关键设备,并将宣布对俄罗斯精英和公司实施更多制裁。

拜登访乌克兰携带的大礼包,包括海马斯火箭弹、反坦克系统和雷达等约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援助,具体内容将于21日正式向外界公布。

白宫在一份新闻稿中称,“拜登总统已经离开基辅”,结束了对基辅的“闪电”访问。在这次5个多小时的“闪电”访问中,拜登承诺了对乌克兰的支持,“世界与你站在一起”。


拜登和泽连斯基拥抱

拜登对基辅的访问确实让外界感到突然。因为按照美国政府发布的公开信息,拜登本应于21日早上抵达华沙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而且官员们也一再否认此行中有访问乌克兰的计划。白宫19日晚上发布的拜登20日日程表显示,他当天在华盛顿,晚上将启程前往华沙。而实际上,此时拜登已经身在半个地球之外的欧洲。

有消息透露,拜登是在18日深夜离开华盛顿的,一切都搞得神神秘秘的:“空军一号”专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9日凌晨4时15分起飞,“只有几名发誓保密并被没收电话的记者,以及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等几名官员随行。”

为什么是沙利文?因为他是促成拜登此行的主力。

据俄新社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里·叶尔马克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写道:“我想感谢拜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我们与他协商了包括访问事宜在内的问题。我非常高兴能与杰克开展建设性合作,这总能带来有力的结果。相信我,拜登的访问是战略性的。”

离开美国后,拜登并没有直接飞往乌克兰,因为那里是战场,不安全。他先飞到波兰,然后从波兰边境乘坐10小时的长途火车抵达基辅。

“对于一位80岁高龄的总统来说,这是一次艰苦的旅程。”《纽约时报》渲染称,拜登对基辅的秘密访问让人想起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2003年在感恩节时突访伊拉克美军兵营和奥巴马2010年秘密前往阿富汗美国兵营劳军,而拜登的这次访问“更加危险”,因为访问现场“没有美军的保卫”。

美联社也表示,此次访问标志着一位美国总统罕见地访问一处美国及其盟友并不享有空域控制权的冲突地带。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是否就此行提前通知了莫斯科,以避免任何可能使这两个核国家陷入直接冲突的误判。

但实际上,大国之间并不会让这种误判发生,虽然美国故作神秘,但双方的事先沟通不可少,以避免真的发生不可预测的风险。

“至于拜登乘火车抵达基辅,我只能说一件事:俄罗斯是文明人,不会向美国总统的车厢开火。”说这话的是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安德烈·克里莫夫。据俄《观点报》20日报道,克里莫夫还说,要解决乌克兰问题,美总统只需打几个电话,但他亲自去了基辅,因为他需要它,需要提高自己的支持率。

稍后,法新社称,有白宫官员透露,为了防止冲突,美方在拜登访乌前数小时向俄方通报了访问的消息。

俄方对于拜登此访没有大惊小怪。

“拜登此次访问不会对俄美关系造成影响,因为两国关系实际上已经极度恶化”,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美国区域军事政策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巴丘克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到访基辅展现美国将进一步支持乌克兰的姿态,表明美国将一直支持乌克兰,这条路线不会变。

还有俄罗斯专家分析说,拜登访问乌克兰,很大程度上出于自身政治考量,试图将乌克兰问题作为其总统竞选活动的关键主题。


媒体报道和网友评论

但是,乌克兰问题真的是美国民众最关注的吗?在路透社推特帐户发出拜登访乌的消息下面,一个网民嘲讽地回应说:很高兴看到拜登优先访问乌克兰,而不是访问俄亥俄州的居民。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福建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据路透社23日报道,以色列军方23日称,在过去24小时内,共有24名以色列士兵在加沙地带的激烈战斗中死亡。这是自以军在加沙开始军事行动以来,损失人员最多的一天。除了战场[全文]
    2024-01-25 02:07
  • 参考消息网1月5日报道 据路透社1月5日报道,伊拉克总理苏达尼的办公室5日表示,政府将组建一个委员会,准备结束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在伊拉克的任务。苏达尼 发表上述声明的一天前,美军在巴格达发动袭击并打死了一名民兵武装领导人,这引起了一些与伊[全文]
    2024-01-07 02:06
  • 来源:央视军事当地时间26日,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发布了一组伊朗“迪尔曼”号驱逐舰的照片。据悉,“迪尔曼”号是伊朗海军最新型驱逐舰,将于27日正式入列。(总台记者王静修)[全文]
    2023-11-28 02:05
  • 美国总统拜登 资料图财联社10月10日电,据路透社10月9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日表示,在10月7日开始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中有至少11名美国公民死亡。拜登还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扣押的人质中可能有美国公民。早前报道哈马斯:美国[全文]
    2023-10-11 02:07
  • 这笔交易可以说是国际形势变化和一系列矛盾激化的结果。以色列和德国,正式签署两国史上最大的防务协议,价值约35亿美元。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国防部28日发表声明说,该国与德国当天签署关于“箭-3”式导弹防御系统的军售协议,为迄今为止以色列签署的[全文]
    2023-10-01 02:02
  • 来源:央广军事微博“杀!杀!杀……”近日,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组织刚下队的新兵开展刺杀训练。在一突一刺、一防一击、一招一式中,新兵快速掌握技巧招法,锤炼血性胆气,提升近战本领。(王琛 董虎 蔡季存 刘涵)[全文]
    2023-09-14 02:0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福建法制网 fj.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